|
17 2023-03 近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批准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其中明确提出:发展储能产业,大力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报告中提到,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按照“1+N”政策体系部署,立足我国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科学把握推进节奏,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 17 2023-03 附件:电力二次系统安全专项监管工作方案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严格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电力安全风险管控决策部署,进一步强化电力二次系统安全管理,切实筑牢电力系统安全防线,坚决杜绝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国家能源局决定开展电力二次系统安全专项监管。现制定方案如下。一、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 10 2023-03 3月4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关于修订《土地卫片执法图斑合法性判定规则》的通知,根据近期出台的最新地政管理相关政策要求,部对《土地卫片执法图斑合法性判定规则》(以下简称《规则》)有关内容进行了修订完善。在2023版修订文件中,不改变原用地性质的光伏用地是指不改变原用地性质的光伏、风电用地。使用戈壁、荒漠、荒草地等未利用地建设光伏、风力发电项目,其中不占压土地、不改变地表形态的用地图斑或地块。... 28 2023-02 2月15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关于享受中央政府补贴的绿电项目参与绿电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就进一步完善绿电交易机制和政策,稳妥推进享受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的绿电项目参与绿电交易,更好实现绿色电力环境价值给出有关要求。根据文件:包括风电、光伏、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项目(含有补贴项目、平价上网项目)将全部参与绿色电力市场化交易!根据文件:享受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的绿色电力,参与绿... 25 2023-02 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陕西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陕工信发〔2023〕31号各设区市、韩城市、杨凌示范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委(局)、生态环境局,省级各相关部门、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全省工业绿色低碳转型,扎实做好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根据工信部等三部委联合印发的《工业领域碳达... 23 2023-02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22年工作回顾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也是西安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迎接党的二十大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以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统领工作全局,完整... 22 2023-02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的意见国能发安全规〔2023〕1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能源局,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各派出机构,全国电力安委会各企业成员单位,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有关电力企业: 为贯彻落实《电力可靠性管理办法(暂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2022年第50号),提升我国电... 18 2023-02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陕西省碳达峰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陕西省人民政府2022年7月22日 (本文有删减)陕西省碳达峰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扎实推进我省碳达峰工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中发〔20... 16 2023-02 2月16日,《求是》杂志第4期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22年12月15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的一部分《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文章提出:政府投资要在打基础、利长远、补短板、调结构上加大力度,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加强交通、能源、水利、农业、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区域间基础设施联通。要加强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统筹布局电力源... 14 2023-02 2月13日,21世纪以来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份文件题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全文共九个部分,包括: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强化政策保障和... |